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网站动态 >算命 > 正文

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女子不同年龄雅称)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4-11-15 10:12分类:算命浏览:97


导读: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以及女子不同年龄雅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古代女子每个年龄段的叫什么?2、女子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以及女子不同年龄雅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女子每个年龄段的叫什么?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

1、汤饼:指出生三天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邀亲友吃汤饼。

2、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4、童龀:指古代女子7岁。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5、金钗之年:指古代女子12岁。女孩到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7、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8、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9、半老徐娘:古代女子30岁。

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释义:女人过了打扮的年龄还风风骚骚,描眉打眼的一痛倒饬,开得窗户泯然一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女子年龄古称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女子在古代的年龄都有哪些称呼?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女子古代年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古代女子有哪些别称

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

青娥:指代青年女子。娥,“蛾眉”的省称。

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智慧出众的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在中国的古代对于称谓这种东西有着某种执着的追求,对于女孩除了金钗,豆蔻之外,古代女子不同年龄还有哪些特定的称呼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古代女子的称谓主要是在四十岁以前,尤其是在二十岁左右的称谓更是丰富多彩,1岁的时候称为“牙牙”此时属于刚出生的女子,还没有学会说话,但是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已经可以跟着大人咿咿呀呀的开始学习如何说话,虽然此时的女子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但是在母亲眼中却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小宝贝。2-3岁的时候称为“孩提”,孩提之年就是指两到三岁之间的孩子,也是指还处于能跑与不能跑之间的年龄段,此时的女孩子跟男孩子之间的称谓是一样的。孩提当中的提其实是指“用双手抓住小孩子的两腋之间,然后用力将其抱起来这个动作。”也可以被称之为“提孩”或“孩提包”等称谓。

7岁的时候称为“始龀”,一般来说女孩子都要比男孩子长得稍微快一点点,所以女孩子在七个月的时候就会长出牙齿,而到了七岁那个正好又处于换牙的阶段,而男孩子论是长牙的时候还是换牙都要比女孩子慢上一个月至一年的时间。这个年龄段我们会经常看到女孩子一张嘴,口中出现一到两个大窟窿,其实就是自己的乳牙正在更换的缘故。8-11的岁时候称为“总角”,因为现代人对于小孩子的美定义为可爱与漂亮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会看到千奇百怪的各种女童发型,而在古代其实大多数女孩子为了方便,直接就会在头上梳成两个发髻,看起来就跟山羊头上的两个角一样,所以被称之为总角,也可以称之为儿童时代。

12岁的时候称为“金钗”之年,13岁的时候称为“豆蔻”年华,15岁的时候称为“及笄之年”,这个年龄段可以说已经正式到了女孩子嫁人的年龄段,这个“笄”字,就是所谓的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年已及笄,并且古代为了鼓励民间百姓早日成婚,所以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嫁出去的女孩子,从这一年开始之后,如果还没有嫁出去,就一直要缴纳沉重的罚款。16岁的时候称为“碧玉年华”,碧玉年华又被称之为二八年华,也就是两个八加起来十六岁的意思,同时还有一种说法叫破瓜年华,主要是因为旧时的文人会将瓜字拆分为两个八字,碧玉年华之中充满着无数的人生幻想。

20岁的时候称为“桃李年华”,桃李年华大多是指女子脸若桃李,属于粉面朱唇,说白了就是形容这个年纪的女子美丽好看的词语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含义,就跟青春活力是一个道理。

古代如何称呼女子各个年龄段?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 《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5、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是什么?

古代女子年龄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的雅称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古代女子13岁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别称“豆蔻年华”。古代女子20岁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别称“桃李年华”。

古代女子30岁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别称“半老徐娘”。古代女子40岁,别称“人老珠黄”。古代女子50岁,别称“知命之年”。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 如豆蔻 及笄 要写明是哪个年龄段哈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

1、古代女子1岁,别称“牙牙”。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袁枚(清)——《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释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

2、古代女子2岁,别称“孩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古代女子7岁,别称“童龀”。

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4、古代女子10岁,别称“幼学”。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释义: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该出外上学了。

5、古代女子12岁,别称“金钗之年”。

金钗之年: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古代女子13岁,别称“豆蔻年华”。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7、古代女子15岁,别称“及笄之年”。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孔子(春秋)——《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释义:女子到了15岁,用簪子结发,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古代女子16岁,别称“碧玉年华”。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9、古代女子20岁,别称“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10、古代女子24岁,别称“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范成大(宋)——《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释义:在扬州许多腰鼓的巨声,催促花开的信期。

11、古代女子30岁,别称“半老徐娘”。

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

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释义:女人过了打扮的年龄还风风骚骚,描眉打眼的一痛倒饬,开得窗户泯然一笑。

12、古代女子40岁,别称“人老珠黄”。

人老珠黄:泛指女子老了不中用。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释义:娘子现在正年轻,以后出头的日子还多,不像我,已经老了,不值钱了。

13、古代女子50岁,别称“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孔子(春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释义: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4、古代女子60岁,别称“花甲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15、古代女子70岁,别称“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唐)——《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16、古代女子80~90岁,别称“耄耋”。

耄耋:八十、九十岁。人们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释义:八十至九十岁年龄古称,已经很高龄,高寿

17、古代女子90~100岁,别称“期颐”。

期颐:百岁之人。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释义: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女子不同年龄雅称、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算命排行
最近发表
菜鸟随机文章
友情链接

关灯